超峰寺歷代沿革


大崗山超峰寺是台灣著名的古剎,自古即有許多地方志等文獻記載關於超峰寺的資料:

● 清乾隆6年(1741)劉良璧重修刊行的重修福建台灣府志,卷九典禮祠祀附:
「超峰石:娘岡山,奉祀觀音佛祖,僧紹光募緣建」。

● 乾隆12年(1747)范咸與六十七纂輯之重修台灣府志卷十九雜記:
「超峰石觀音亭:在岡山,僧紹光建」。

● 清光緒20年(1894)盧德嘉纂輯之鳳山縣采訪冊丁部:
「觀音寺…一在大岡山腰…額「超峰寺」,乾隆二十八年知府蔣允焄建」。

● 日治大正9年(1920)連橫撰寫刊行的台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:
「超峰寺…雍正間,有僧紹光者,結茅於此。乾隆二十八年,知府蔣允焄乃建為寺」。

研究台灣南部寺院以考證精細聞名的學者盧嘉興,指出明永曆19年(1665)之後,逃難文人沈光文所建的潛心靜修精舍-普陀幻住庵,也就是後來的超峰寺,沈光文就是開基的紹光禪師。

民國74年出版的阿蓮鄉志,發現明永曆34年(1680)沈光文逃禪經過與紹光禪師有相當程度的吻合之處,一是兩人同是明末遺臣,皆因不願降清才逃禪入山,二是紹光禪師與沈光文逃禪時的法號超光,字形與發音相近,疑是後人誤傳。

透過史料與論述可推論超峰寺的前身為超峰石觀音亭,奉祀觀音佛祖,在乾隆6年(1741)之前由僧人紹光募緣興建,乾隆28年(1763)擔任台灣知府的蔣允焄,至大崗山附近巡視防務兼遊玩,同時到超峰石觀音亭附近禮佛,見該亭簡陋破敗,於是捐錢整修,並賜名超峰寺。

由於這是超峰石觀音亭改建為超峰寺的重大轉型,因此蔣允焄被視為超峰寺的建立者,今日超峰寺功德堂仍供奉蔣允焄牌位,寺中更長期流傳蔣允焄飛瓦建寺的一段佛門善緣與山中佳話。

至於永曆19至34年(1665-1680)由沈光文所建的普陀幻住庵,可能就是日後的超峰寺,法號超光的沈光文也可能是開山僧侶紹光,清康熙27年(1688)沈光文逝世後,後人於清雍正年間重築草茅,乾隆6至12年(1741-1747)已出現超峰石觀音亭名稱,乾隆28年(1763)台灣知府蔣允焄再以磚瓦重建並取名超峰寺。根據曾景來日治昭和13年(1938)大崗山と超峰寺一文說法,超峰寺第一代住持為紹光禪師,第二代為端純,第三代為省輝,以下不明。

清道光5年(1825)超峰寺修建,道光12年(1832)張丙作戰,鳳山的許成起兵響應,當時超峰寺僧林和尚也趁機附和,由於此次戰事影響,超峰寺頗有受損。清光緒6年(1880)李建成募款重修,由現存光緒年間的木聯、石聯及匾額,反映重修後的超峰寺香火興旺,陸續獲得士紳與商號贈匾題詞。

其時永定法師協助玄精法師重修開元寺大殿工程,工畢往來大崗山,整理超峰寺。

明治41年(1908)永定法師將戶籍由開元寺遷到超峰寺,開始以超峰寺為發展中心,企圖建設超峰寺為禪宗叢林,和導師義敏法師合力開創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法派之ㄧ的「大崗山派」。

是年募款重修觀音殿,考量尼眾無適合清修場所,於是在山南綠林幽處購地,創建龍湖庵,要開會尼師築茅為庵,作為日後尼眾靜修處所,永定法師為龍湖庵開山住持兼管理人。

大正13年(1924)建三寶佛塔-普同、報恩、蓮花三座佛塔,為僧尼納骨塔。

昭和12年(1937)每年全台到大崗山超峰寺朝拜觀音的香客,已達六萬人之多,可謂香火鼎盛。

昭和16年(1941)太平洋戰爭爆發,二年後大崗山被日本政府列為軍事重地,山上寺院被要求於昭和18年(1943)9月前遷移,昭和17年(1942)8月1日大崗山六大寺院因為遷移案上遞陳請書,當時協議超峰寺、蓮峰寺、龍湖庵、淨蓮堂四所寺院合併為大超峰寺。

民國51年農曆8月與10月三寶佛殿與法堂陸續落成,同年開參法師為紀念永定法師圓寂廿週年,特別舉辦超峰寺第一次三壇大戒傳戒活動,當時求戒戒子多達500多位,創下民國41年以來傳戒活動參加人數最多的記錄,盛況空前。

鑒於法務繁忙,原有殿堂不敷使用,在保存古蹟莊嚴風貌原則下,著手整建超峰寺。經歷十年辛苦規劃,寺貌煥然一新,先後完成十大閻王殿、西方三聖蓮池海會、牌樓、大悲樓、寮房、證菩提道-釋迦如來應化事迹…等建築。

除定期於超峰寺舉辦敬老活動外,民國76年5月1日創立觀音慈善會,推動救助貧困、冬令救濟、疾病醫療、急難救助、義診施藥等五大會務。民國77年暑假開始,舉辦兒童佛學夏令營活動,同年為了擴大弘法基業,6月親自破土,民國78年動工將超峰寺後老舊三寶殿拆除重建,民國79年12月5日舉行西方三聖寶殿落成典禮。

民國89年設立觀音佛學圖書館,民國90年成立超峰歷史文物室。超峰寺經過法智法師20餘年大刀闊斧莊嚴道場,奠定中興根基。民國92年7月28日(農曆6月29日)深夜,法智法師安詳圓寂於超峰寺般若講座,生前立下遺囑,指派天池法師接任重興第六任住持,天池法師歷經近四年磨練,通過各方嚴峻考驗,超峰寺於民國96年6月9日為其舉行方丈陞座大典。天池法師接任住持後,除致力維護寺院團隊精神的優良傳統外,並運用現代電腦科技改革寺務和弘法,帶領大崗山法派進行「培育僧才」和「道場年輕化」的改造。